走近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来源:武汉普诺赛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4-08-15 00:00:00

早在1940年,Hoftman等人在脑和垂体的抽提物中发现一种具有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作用的物质。1974年,这种物质经过成功分离纯化后被命名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随后,科研人员又分离出了一种与FGF高度同源的物质,由于它富含酸性氨基酸碱基,且等电点为酸性(pH=5.6),因此被命名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而先发现的FGF因为对酸和热较为敏感,且等电点呈碱性(pH=9.6),所以被称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本期,我们将通过本篇文章深入探讨FGF家族中的重要成员——bFGF,旨在帮您轻松理解并顺利开展相关实验。

bFGF的结构

bFGF是一种含有155个氨基酸的阳离子多肽,具有促进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其氨基酸序列中有55%与aFGF相同,分子量在16~18.5 KD之间。在bFGF分子结构中,存在4个半胱氨基酸,它们在形成分子的三维空间结构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由丝氨酸取代半胱氨酸的重组bFGF的生物学活性不变。此外,单链多肽的结构使得它更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bFGF的空间结构

bFGF有很强的肝素亲和力,特别是在其114~123位氨基酸处,显示出高亲和力,其它部位则有低亲和力。抗bFGF与受体结合的单克隆抗体并不会影响它与肝素的结合能力。然而,如果去除bFGF分子中有羟基端的第42位氨基酸,其肝素亲和力将消失,并可能导致部分生物学活性的丧失。

bFGF与肝素的相互作用

微信客服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