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速递 | 普诺赛最新文献精选

来源:武汉普诺赛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4-02-29 00:00:00

截止至2024年1月,全网收录引用Pricella®产品的文献共计8760篇,总IF值达50451.76!1月单月收录396篇,总IF值2615.5分,其中54篇影响因子达10+,最高影响因子达38.3。本期我们精选了3篇影响因子在25分以上的文献进行分享,对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旨在帮助科研人员了解最新研究方向及进展。

文末有文献奖励福利,不容错过哦!

高分文献精选  

(点击英文标题查看原文)

1、纳米电极监测巨噬细胞沮丧吞噬纳米纤维过程中ROS/RNS泄漏

Nanosensor detection of reactive oxygen and nitrogen species leakage in frustrated phagocytosis of nanofibres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黄卫华教授课题组发表了在单细胞电分析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针对沮丧吞噬假说,黄卫华教授团队将铂黑纳米线电化学传感器(SiC@PtNWS)定位在巨噬细胞吞噬口处,实现了对沮丧吞噬玻璃纳米纤维的过程中4种主要ROS/RNS(ONOO-,H2O2,NO和NO2-)泄漏通量的实时定量监测。从定量测量和酶动力学角度证实了巨噬细胞沮丧吞噬过程ROS/RNS的泄漏假说,实验结果构建了单细胞行为变化到肺组织损伤之间桥梁,对于深入理解高长径比纳米材料环境暴露导致的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 IF=38.3

❖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法国巴黎高师、天津大学

❖ 发表期刊:Nature Nanotechnology

❖ DOI:10.1038/s41565-023-01575-0

❖ 所用普诺赛产品:

产品名称 产品货号
RAW 264.7 CL-0190

❖ 文献相关图片:

2、用于无创体内成型的上转换3D生物打印

Upconversion 3D Bioprinting for Noninvasive In-Vivo Molding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徐旭辉教授团队借鉴微晶玻璃的思想,选择微晶作为水凝胶内嵌的紫外固化光源,开发了一种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辅助的近红外3D生物材料打印方法,以实现无侵入性手术的体内材料成型。首先设计多层核壳结构UCNPs定向增强其在蓝紫光波段的发光性能;UCNPs将穿透皮肤组织的近红外(NIR)光子转化为蓝紫色发射(300~500 nm),可在体内诱导多种单体聚合固化;利用三维移动坐标平台固定并控制近红外激光器,使其按预设路线精准移动实现固化成型,本研究成功在小鼠体内实现了无创骨折固定支架的3D成型,展示了一种全新生物医学材料的体内成型方式,在植入式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IF=29.4

❖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发表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 DOI:10.1002/adma.202310617

❖ 所用普诺赛产品:

产品名称 产品货号
MC3T3-E1 Subclone 24 CL-0710

❖ 文献相关图片:

3、心理应激诱导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吲哚-3-乙酸破坏肠细胞谱系分化

Psychological Stress-induced Microbial Metabolite Indole-3-acetate Disrupts Intestinal Cell Lineage Commitment

中国药科大学郝海平教授团队通过类器官培养、肠干细胞分化谱系示踪及多组学方法,发现疾病表型与精神应激下小肠干细胞(ISC)线粒体生物能和功能稳态破坏有关。团队进一步通过化学干预、无菌小鼠、代谢组学及工程菌构建等实验手段发现鼠乳杆菌(L. murinus)及代谢物吲哚-3-乙酸(IAA)在应激诱导的ISC谱系分化异常中发挥关键作用。最后,研究团队在患有不同精神困扰的临床患者中证实精神应激下肠道菌群IAA产生能力持续增加并与肠道功能障碍相关。该研究揭示了精神应激下微生物失调驱动肠干细胞分化异常的信号分子及其机制,为后续开展脑肠轴信号传递、靶标发现及药物精准干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与潜在新靶点。

❖ IF=29.0

❖ 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东南大学

❖ 发表期刊:Cell Metabolism

❖ DOI:10.1016/j.cmet.2023.12.026

❖ 所用普诺赛产品:

产品名称 产品货号
DMEM/F12无糖 PM150323

❖ 文献相关图片:

 

微信客服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