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概述
大鼠髂动脉内皮细胞
Cat NO.: CP-R271
- 
                产品名称:大鼠髂动脉内皮细胞 
- 
              组织来源:髂动脉 
- 
              产品规格:5×10⁵Cells/T25培养瓶 
- 
              细胞简介: 大鼠髂动脉内皮细胞分离自髂动脉组织;髂总动脉位于机体的盆腔,大鼠的髂总动脉有两条,也就是临床上左右两条分支,它是由腹部最主要的动脉演化而来,由腹部的腹主动脉沿着机体的脊柱方向向下进行,到达第4腰椎后开始分成两支,这就是左右髂总动脉。动脉是介于心室与毛细血管之间的管道,它接近心室的部分,管径大,管壁较厚。经过反复分支,管径逐渐变小,管壁变薄,最后形成与毛细血管构造相似的毛细血管前小动脉,与毛细血管相接。动脉的管径大小和管壁的厚薄,虽相差很大,但构造上均有共同之处。一般均由3层膜组成,最内层称为内膜,由内皮及纵行排列的结缔组织构成;中间的一层称为中膜,由环形排列的组织构成;最外的一层叫外膜,由纵行排列的结缔组织构成。动脉内皮细胞是覆盖在主动脉内面的单层细胞,可分泌一系列血管活性物质而保持血管稳态,当其受到炎症或其它因素刺激后稳态被破坏而导致一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动脉内皮细胞已成为研究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不可缺少的工具。内皮细胞或血管内皮是一薄层的专门上皮细胞,由一层扁平细胞所组成。它形成血管的内壁,是血管管腔内血液及其他血管壁(单层鳞状上皮)的接口。内皮细胞是沿着整个循环系统,由心脏直至最小的微血管。 
- 
              方法简介: 普诺赛实验室分离的大鼠髂动脉内皮细胞采用胰蛋白酶-胶原酶联合消化法结合差速贴壁法、并通过内皮细胞专用培养基培养筛选制备而来,细胞总量约为5×10⁵cells/瓶。 
- 
              质量检测: 普诺赛实验室分离的大鼠髂动脉内皮细胞经CD31免疫荧光鉴定,纯度可达90%以上,且不含有HIV-1、HBV、HCV、支原体、细菌、酵母和真菌等。 
- 
              培养信息: 包被条件 PLL(0.1mg/ml)或明胶(0.1%) 培养基 含FBS、生长添加剂、Penicillin、Streptomycin等 产品货号 CM-R271 换液频率 每2-3天换液一次 生长特性 贴壁 细胞形态 内皮细胞样 传代特性 可传2-3代 消化液 0.25%胰蛋白酶 大鼠髂动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周期有限;建议使用普诺赛配套的专用生长培养基及正确的操作方法来培养,以此保证该细胞的最佳培养状态。 
联系我们
027-65384716
svipmaster@elabscience.cn
武汉市高新大道858号光谷生物医药产业园二期B18栋
 
                 
                     
     
    
 
		




 
               
               
               
               
               
               
               
               
               
               
               
               
               
               
               
               
               
               
               
              


